关于神舟6号的论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43:43

当今世界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基本由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四大家控制,其中美国和欧洲占了70%左右的份额,中国和俄罗斯瓜分剩下的30%,而日本念念不忘的就是要进入这个市场。

  日本视航天产业为21世纪有望形成新市场的15个领域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朝着航天大国的方向发展。其近期目标是: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力争打入世界航天市场。日本政府在2000年4月制定的“航天产业技术战略”就提出,要增强航天产业的国竞争力,争取到2010年将本国航天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到17.4%。

  为了与美、欧和中国竞争,日本近年来制定了航天技术和产业必须在成本、交货和可靠性等方面达到美欧国家水平……本采取了最彻底的简化结构、节省材料等措施。但是,极端的降低成本路线却带来了卫星发射一再失败的后果.

  一连串的卫星发射失败使日本航天业蒙受极大打击。美国休斯公司因此取消了2001年以后让日本发射10颗卫星、金额高达900亿日元的商业合同。新设计而被迫延期。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不成熟,已成为日本发展航天技术和产业的瓶颈。也使得日 本的航天飞机计划、载人飞船计划等一系列宏伟蓝图至今仍停留在纸面和技术验证阶段,30年的“航天大国梦”还看不到尽头。

  中日航天发展盘点

  相比日本,中国尽管在很多方面落后,航天领域却始终领先。中日两国的航天事业差不多同时开始,而中国可以说是总体占优。这说明,在同样、甚至更差的起步条件下,中国干得不比日本差。
  火箭发射是中国最占优势的领域。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向来以低发射成本、高可靠率著称,在世界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占了10%以上的份额。其中“长2捆”大推力火箭,在技术指标上和日本“H2A”差不多,但“长2捆”已进入实用阶段,并承接发射订单,而“H2A”却老走不出试验阶段。专家们认为,中国的长处在于火箭发动机推力大和可靠性高,日本目前还难以望其项背。

  卫星技术上,两国各有千秋。其中日本在气象卫星和大型通信卫星的制造技术上领先,而中国的优势在于返回式遥感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特别是在返回式卫星技术上,中国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成功率是100%,这不仅日 本,连美国、俄罗斯和欧洲都难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