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的图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24:51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BE%FD%D7%D3%C0%BC&z=0

你可以到百度去搜索也可以去找相关的网站.
君子兰进入民间(1945-1976)
君子兰进入民间是在抗战胜利后,由伪皇宫流出,为极少数人莳养。解放后,有了一定范围的流传,而且主要品种是下花君子兰(垂笑)。当时的大花君子兰(上花)主要在长春地区流传,沈阳、哈尔滨有极少量存在。
第二阶段:形成文化品位,品种、数量大幅提升,作为商品大面积流通(1977-1993)
此时的长春君子兰已初步形成了胜利、和尚、技师、短叶等品系,并且已经做好了一定的数量准备,为君子兰提供了广泛发展的基础。这次发展来势迅猛,普及迅速,重点在东北三省,影响到全国。当时的名兰价格最高可达数万元。对于万元户刚出现的年代,这几乎是天文数字。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和经济泡沫的破灭,1983年这股热潮开始降温。在此低潮时刻,很多养兰人在郊区租地盖窖,一改窗台养花的做法,开始了规模化种植。为下一次的发展积蓄力量。
第三阶段:君子兰养殖、流通彻底市场化,规模化(1993-2000)
1993年以后,随着中国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新一轮的君子兰热潮又开始了。此时正值国企改革,减员下岗,而莳养君子兰十分适合基本群众的经济活动,于是,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投资,大量进入君子兰领域。到2000年达到顶峰。又一次过热又开始降温。 但是,这一次发展使君子兰在品种上有了本质上的提高,形成了君子兰第三代、第四代品种,有关君子兰莳养的书籍大量出版,君子兰的文化品位更加深入人心,除东北外,华北、华东、西北、中南都开始大量种植。同时,君子兰的商品流通秩序更加成熟,价格也趋于稳定。长春、鞍山、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地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