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单身生活的人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2:56:58
现在的许多人都很向往单身生活,不用承担责任,只对自己负责,觉得很自由,而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一样的快乐与自由无拘束?

据北京晨报报道,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称,目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单身男女已经冲破百万之众。而在1990年,北京30岁至50岁单身人数约为10万人。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第三次单身潮正来临.

新中国第一次单身潮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是遵从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潮。
上世纪70年代末,第二次单身潮来袭。“文革”结束后,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市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其中主要的还是女性。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了当地的女青年,恋爱成家。可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却很难接受当地的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
1984年,中央甚至还专门召开过一次会议,讨论30岁以上未婚青年问题。 相对于前两次“单身潮”,没有人再把如今的“单身问题”称为一种危机,更没有政府组织专门为如今的单身男女来“解决问题”。如今单身潮的主角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二十八岁到三十八岁,收入颇丰,工作繁忙,有情趣、有期待。单身,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生活选择,而并不是“自身条件困难”。 与中国大城市的白领相比,中国广大中小城市青年的婚恋并没有酿成所谓的婚恋危机。在那里,人们的生活和竞争压力更小,他们过惯了稳定的生活,自然希望有一个家庭来让自己的生活更为规律,而他们相对来说要面对的诱惑也更少,他们的个人目标不会像大城市的青年那样,有时候看起来有些虚无,而是更为实际一些。

当专家宣告中国正在经历第三个单身高潮时,广东却已进入第四次单身潮,“未婚人口老龄化”与“离婚人口年轻化”并存,未婚率和离婚率逐渐上升。如果说上个世纪人们对单身的定义还仅限于那些适婚、大龄未婚者,称谓里充满了对独身境况的焦虑,和对二人 世界、三口之家的向往。那么在峰回路转的今天,单身表达的是现代人对无拘无束的写意人生的洋洋自得,“单身贵族”似乎成了现代人这一身份的褒誉。

比较自我 害怕失去自由 害怕受到伤害

有四个词:"金钱""事业""爱情""自由"
要你从中选择3个,然后再从3个中选2个
再从2个中选1个
看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