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的原文和出处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27:02
网上有说是英谚的,有说是德谚的,有说是老william pitt在演讲中使用过的(“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踏进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甚至有人说是他在1763年英国关于特许权税(excise tax)的辩论里面使用的。但我找不到这句话的英文原文(假如是英谚的话),也找不到william pitt在debate中的speech原文。网上只看到几个中国的英文网页上面有几句chinglish腔很浓郁的由中文翻译回去的英文。希望有识者告之。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注:这是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 在一次演讲中的形容:“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 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 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入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见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1966;亦见also,Tibor R.Machan:Individual and Their Rights,La Salle:Open Court,1989,Chapter V.)谁能够找到英文原文啊?多谢。拜托第一位回答的朋友看看题干先。还是谢谢您的热心。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注:这是18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 在一次演讲中的形容:“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 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 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入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见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1966;亦见also,Tibor R.Machan:Individual and Their Rights,La Salle:Open Court,1989,Chapter V.)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是一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它出自英国的一位首相威廉·皮特。皮特用它来形容财产权对穷苦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原文是这样的:

  “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道出了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公权力和私权力有明确的的界限,必须恪守“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当然,不是说公权力不能进入私领域。公权力进入私领域有一个原则,那就是“非请莫入”。私人事务没有请求公权力救济,政府不能介入。在国家和社会之间有着严格的分界线。当事人行使了请求权后,公权力才能进入私领域。

  其实,国家和社会两分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古代,皇权不出县,县以下基本实行自治。所谓“天高皇帝远”就是讲的这个意思。皇权治理和宗法治理有不同的管辖范围。就是在西方,世俗的国家政权与宗教社会的教权也是截然两分的。恺撒大帝曾经说过“把上帝的事情交给上帝,把恺撒的事情交给恺撒”这样的豪言壮语!可是,我们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行政层级的扩大,公权力对社会的控制几乎无孔不入。我们的父辈,连和哪个人结婚都要经过组织审查,甚至要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闹革命”,结果,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许多领域简政放权,各种行业自治组织纷纷成立,民间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勃兴,基层自治范围不断扩大。如今,无限政府变成了有限政府,公权力回到了应有的调整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