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两个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3:29:05
宁安候、诚意伯
这在古代是什么职位?

是爵位,不是官职。

宁安候是侯爵,年俸禄千石左右。

诚意伯是伯爵,年俸禄240石

爵位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明朝爵位
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终身者。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由于这种世袭罔替的制度,导致后来出现举国一岁之入不能偿宗室岁禄的局面,远支宗亲将军、中尉甚至有故意犯罪入狱求饱者。另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三等爵只能世袭,也有终身者。

各国诸侯的爵位始于各国第一位国君,是建国的时候周王封的,比如说描写这一时期的史书上说:宋公、齐侯、郑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齐、郑、楚、许依次是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确切地说这五等只是代表地位和当初为周建国所立的功劳,并不是官职。史家记载不同国君时都称他的爵位以区别高低,是为了符合“礼“。
还有你说的“公子资”、“公子成”表示他们是公族,也就是说他们是国君一族的,有资格继承国家权力,并不是“子爵”,爵位只能给国君,而且世袭。
厉、平、桓、武、庄都是谥号。谥(亦作谥) 号,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 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自周至隋都采用谥号记载,而从唐代开始则采用庙号(一般最后一个字是祖或宗),谥号可以是帝、王、公、卿、大夫,而庙号则只能帝王才有。至于谥号如何定,则是根据帝王生前的事迹死后由大夫定的,而且常含有褒贬的含义。厉、炀、灵、荒、共、幽等都是贬义的,出名的就是周厉王、周幽王、楚灵王,还有一个不大出名是明朝时候分封的一个藩王鲁荒王。桓、平、文、武、孝含有褒奖的意义,像齐桓、晋文、魏武、晋文,唐太宗也谥“文”,“庄”一般形容一个君主好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