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主要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7 21:51:47
内容明确即可!

内容明确,主次分明
如果感觉满意请采纳为答案
楹联(俗称对联),在中国文艺百花园里,是一枝别具特色、招人喜爱的葩。当前楹联创作的医院勃发展与创作理论缺乏系统开拓,形成鲜明对照。这次会议提出《楹联文化与楹联学科建设》议题很好,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楹联学科应当是研究能反映其本质属性的定义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探讨这一学科的建设,首先应弄清楹联的定义是什么?楹联属文学范畴,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文学是作为运用语言艺术反映生活表达情意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时把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体裁。而把楹联仅仅作为“诗余”。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选录序》中说:“联语亦诗余也”。其实楹联早已被认为是一种独立文体而客观地存在着。一千多年来,它以其独有的形式和特定的风格,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至清代已达鼎盛,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佳联妙对;产生过一批有影响的楹联大师,形成了与诗、词、曲、赋并驾齐驱的一种独特文体。它们相互影响,但并非主从关系。人们从历史长河中总结经验,从楹联的基本特征,即前后(上下)两部分文字(或语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对,音节相谐中逐步认识到:对联有区别于诗词的独特属性和创作规律,它是利用汉语语言和字形的特点形成的一种文体,它属于“声偶文学”的一部分,有着很强的社会实用性和通俗性。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联友对楹联定义归纳了好几种意见。笔者以为周炳坤先生在《南国楹联》98第3、4期中提出的是:“汉字音形义一一相反相成的对称文学”较能反映对联的本质属性。弄清对联的科学定义,才能正确区分对联与非对联的界限,才不致于将对联与标语、口号等同起来,这对于探讨楹联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有积极的意义。?
二、对联起源于何时?一般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阵昶。近人根据一些资料,认为对联产生于唐代。据《中国楹联报》载:福建省福鼎县发现三副七家唐联,湖北省黄梅县发现一副七字唐联。武汉也搜集到五副唐联,其中以初唐李道宗所撰十字联最为工整。其联文是:“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这些对联的发现,绝非偶然。汉赋骈体文的成就表现在对联中,主要是引进对偶句的概念,使之出现萌芽阶段的应对;说对联产生于唐代,则主要得助于律诗的诗律。其颔联或颈联的对仗和声律,往往成为对联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