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邦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47:05

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也叫汉高帝,或者也叫高皇帝,刘邦他想过当皇帝吗?结论是没有。刘邦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当皇帝,他也不会当皇帝。汉五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他即位的地方在定陶,定陶就是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这是个风水宝地,传说尧帝当年居住在这个地方。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后来定都定在长安,他的丞相萧何就在长安为他营建宫殿,那就是未央宫,刘邦在外面打仗,从战场上回来,回到长安一看,萧何营造的这个未央宫,宏伟壮丽,华丽无比,刘邦非常生气,刘邦对萧何说,他说天下大乱,至今没有安定,民不聊生,烽火连天,你为什么给我做这么华丽、奢侈的一个宫殿,太不像话了。这说明刘邦这个人在刚当皇帝的时候确实还保存着他的平民意识,这还是很不错的,在今天看很廉洁的。萧何说,天子四海为家,就是说天子的家是什么呢?就是天下,天子以天下为家,他的宫殿如果不宏伟壮丽,不足以表示他的权威。刘邦说,原来是这样。这才接受了这个宫殿。
刘邦即位了,说他没想过当皇帝,不可信。或者说,刘邦想当的皇帝和易中天说的的皇帝不一样。其实刘邦一直目标都比较明确,从进咸阳到汉中到与项羽争霸,都说明他有一个明确目标。只是他可能没有想好怎样当皇帝罢了,即他知道皇帝,关键是他知道那个皇帝是不确定的,不是秦始皇,也不是其他什么皇帝,而是刘邦与其子民共同创造的皇帝。
未央宫建成以后,群臣都来朝贺,都来祝贺未央宫建成,糟糕的是这些功臣们在未央宫里面一开会就喝酒,一喝酒就喝醉,一喝醉就争谁的功劳大,吵起来就把剑拔出来在柱子上砍,刘邦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怎么能这样,这怎么得了,这个时候就来了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叔孙通是一个儒生,攻读儒家经典的,很早就追随刘邦打天下。叔孙通就向刘邦提出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制定礼仪,臣愿意带着自己的学生给陛下策划一套礼仪方案。刘邦说礼仪这个东西很难吧,你要知道我们都是大老粗。叔孙通说这个东西不难的,礼仪是什么呢?礼仪就是人情的一种规范化,程式化和仪式化,它本质上就是人之常情,何况礼仪是可繁可简的。我们可以把历代的礼仪拿来综合一下,改革一下,我们弄一个可操作的方案出来。刘邦说,那你就试试。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自己学生制定了一套礼仪,演习了一个月,然后请刘邦过来观赏。刘邦一看这个还简单,我们这些大老粗也能学会,就这样吧。礼仪制定好了。
这是典型的刘邦思想,用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