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关睢的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32:19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南宋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朱熹的意思是说“兴”这种表现手法,是先借用别的事物或所见的眼前之景起头儿,然后再引出所要歌咏的事,也就是触景生情,托物兴感,启发联想和想象。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的。其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