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排的意义及目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55:14

所谓编排就是将文字、插图、照片、图案、记号等平面造型的构成要素,给予视觉的塑理与配置,使其成为具有最大诉求效果的构成技术。

  以报纸广告的编排为例:将构成报纸广告的商标、合成文字、插图、商品名、轮廊等造型要素,以及标题、副标题、说明文字、口号、公司名、地址等文字部分的内容要素,适当地安排于指定范围(版面、画面、篇幅)内,使它在同一画面上互相衬托,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广告效果。

  编排的工作是处理这些不同作用的构成要素,做出均衡、调和、动态、视线诱导、空白版面、结构、比例等的关系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构成,给消费者提供正确而明快的信息。

  设计者在编排时,首先须注意下列两点:

  1.提高消费者与广告内容之间的心理接触效果。这一点是否成功,决定于从广告的表现主题至创造出信息内容的瞬间因素。换句话说,编排的第一步是分析广告主题,其次是将分析的各点加以结合,创造出最佳的信息构成,以强烈而正确的传达方式感动消费者,使其在心理上留下良好印象与深刻记忆。因此从事编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商品的特性、媒体性格以及对方状态等因素,再决定传达什么信息,宣传什么广告,推销什么产品。

  2.把上述信息内容作最优秀的图形处理(平面设计)。虽然直观的成份较多,’但决不可以单纯的美术问题去判断编排的价值,必须以规定的信息传达手段是否适当为评定准则。在此最重要的是先依照信息内容,变化编排要素。这虽然没有一定法则,不过一般总是先充分理解信息内容,并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决定强调什么或减弱什么。(如图)就是根据商品特性、媒体性格及对方状态,判断出各要素的重要性而作出的编排。尽管报纸广告整幅版面的左上方乱了一点,但是以大“正”字及倾斜推出商品,还是构成有力的构图,是可取的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