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19:07:23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请专业人士结合一首好诗,分析此理论,谈谈诗与该理论的交融性.!!!!!!!谢谢!!!急!~!
请结合一首古诗,分析此理论,谈谈诗与该理论的交融性.!谢!!!
并从欣赏者角度谈谈民族情感和创作的源起.谢谢!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我们中国向来以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有阴阳二气,说是冬至的时候,冬至则阳生,当它到最冷的时候,阳气生发了,就由冷而转暖;夏至而阴生,夏至当天气最热的时候,阴气就生长了,天气就慢慢地转为寒冷了,就是这阴阳二气的运行,气之动物,它就感动了万物。所以春天的时候,万物就萌生,秋天的时候,万物就凋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众所周知,秋天是思念的季节。但为何四季当中独独秋天能惹人无限思念和淡淡忧郁的遐想呢?对此《诗品》给出了解释“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即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内心感动的是“气”。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众所周知,秋天是思念的季节。但为何四季当中独独秋天能惹人无限思念和淡淡忧郁的遐想呢?对此《诗品》给出了解释“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即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内心感动的是“气”。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 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欢喜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虽然明白秋思的原因,但却阻挡不了思秋的情怀,尤其是在重大节日的到来之时。故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的点睛之笔,让思念不仅仅局限于狭隘的想念怀念,而是上升到了远隔千里的共赏共度,体现了诗人广博的胸襟和积极的心态,实为后世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