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5:52:29
单看“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景象,有点向上的感觉。可这里却用来形容国破家亡的愁绪,为什么是“春水”不是“秋水”?

这句话出自李煜的虞美人

原诗: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因为此词创作于前一个月左右,而李煜死于五月,恰是春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秋并不是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表达哀伤的

并来大好河山如春般秀美却突然逝去
更有失落感
如是秋般的江山
失落感就给人就不是很强烈

秋水在古时应该算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词吧,因为秋水的清澈,常被比作眼睛。感觉也比较静态
向东流,这应该算是个自然问题
春水,给我的感觉是“花自飘零水自流”,春天再美,也不是我的了,作者会不会也有这种感觉呢?

1、对比。春天本来生机勃勃,可是词人却看不到一点希望。
2、风往东边吹,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