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是如何演变成帝王的统治工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25:22

从汉武帝时董仲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开始,儒家学说便成了统一人民思想的工具.

从汉朝时候,汉武帝采用董仲书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开始的。

儒家可以分为三个范畴,哲学儒家(学术思想)、政治儒家(专制主义的统治理论)、伦理儒家(民间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古代的政治事件中,这三个部分是密切结合的。
儒家哲学思想从提出就有维护统治的意义,这种意义被后世帝王利用,并不断扩大化,汉唐时代,君主还知道“民贵君轻”,到了明清,只剩下阉割了原始儒家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因素的残渣了。
在政治上,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明代对程朱理学的推崇是又一重要转折,随着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发展为八股文,朱熹理学也就沦为了压制知识分子自由思想的工具。
随着封建王朝的大力推广,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理念,在民间广泛流传,属于伦理范畴。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核心社会结构互相影响,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我认为,明清两代严酷的思想控制,凶残的文化压制是儒学以及中国社会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