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道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21:41:07
什么是会道门?它的特征是什么?它的发展如何?现在还有么?

“会道门”是“会门”和“道门”的合称。道门诵经拜神,制造和传播迷信邪说,迷信色彩极为浓厚。会门最初是以兵器种类命名的,偏重吞符念咒,练功习武,据地自保。经过长期发展,其组织名目多达数百种。由于各类会、道、教、社大肆泛滥,混合生长,多名、重名和改名屡见不鲜,新中国建立后将其统称为“会道门”。

  会道门形成于明代中后期,在清朝得到活跃和发展,在北洋军阀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兴盛,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大分化,新中国建立后趋于衰亡。

  会道门不同于宗教。在明清两代,封建帝王将会道门一概视为邪教,至民国时期,有的则挂上了宗教团体、公益团体或慈善团体的招牌。会道门是带有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其日常活动表现为封建迷信和练功习武相混杂。会道门作为迷信组织,追求功利,要求“神力”服务于人的现实利益,关心世间的事物和自我安乐。而宗教则要求人的利益符合“神意”,关心超乎此生的人生意义或价值根基。

  解放初,全国共有会道门300余种,道首和骨干分子约82万人,道徒约1300万余人。这些会道门大半被特务利用,成为当时企图与人民政府做斗争的最大的反动组织。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2月公布《惩治反革命条例》第八条规定,“利用封建会道门,进行反革命活动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其情节较轻者处三年以上徒刑。”这一规定为打击反动会道门提供了强大法律武器。通过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一大批道首骨干遭到了法律制裁,成千上万道徒争相退道,会道门在社会上声名狼藉,风光不再。所有这一切标志着中国会道门开始步入衰亡阶段。

  毛泽东主席在批语中指出,“关于取缔一贯道,以山西的经验为最完全、最正确,也最彻底,山西省委的总结也写得很好,特转给你们研究,各地均可仿行,以期有计划地彻底地取缔一贯道及其他各种会道门,并消灭其中反革命重要分子。与作战一样,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山西省委在准备和实行取缔一贯道的大规模斗争中是做到了这一点的,故成绩甚大,值得全党研究。”

  然而由于反动会道门具有顽固性、神秘性和欺骗性,对会道门的取缔未能完全彻底。一些反动道首从大城市转入小城市,从小城市转入农村,开始复辟。1955年8月,全国公安机关统一部署、同时行动,坚决取缔了进行复辟活动的反动会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