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通押和仄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8:32:12
上去通押和仄韵有什么区别.?上和去要押一个韵的意思吗?如果说明是上去通押的没有上只有去可以吗?谢谢

这个应只是在词韵的编排上有些不同吧!这个问题可以从“词”的押韵来谈,词韵的押韵和诗不大相同,诗的韵清楚的区分为“平上去入”,除了古体可以邻韵通转,其余都是各押各的韵,但是通转也是“平上去入”分明,绝无上去通用的情形。词的押韵比较宽,只有区分“平仄入”,词韵分十九部,前十四部分“平上去”,后五部是“入声部”,我试以条列的方式来说明。
一、各部中的平声是独用的,不可与该部的上去通押,谐押同部韵仄声韵的词牌例外(如,西江月)。
二、入声部独用,不与其他韵部的上去通押。
三、各韵部的上去可通用,但不与入声通押。
四、词韵有入声作“平上去”之例,所以偶见平声韵与仄声韵的词作押到入声。
五、除非该词牌有注明某韵脚必用上或去,否则上去是通押的。

王力《汉语诗律学》中指出,上去通押的情形在盛唐以前几乎没有,直到中晚唐以后才比较多些,书中举了不少例子说明。当然这“上”“去”并不单指浊上、浊去,因为清上、清去也有互押的。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声与去声通扦有四种情形:
1.浊上一浊去次浊去通押;
2.浊上一清去通押;
3.浊去一清上通押;
4.清上一清去通押。
由此可知,中晚唐以后,上、去声的关系密切。在宋词中,此类现象更不乏其例。夏承煮俨阳上作去,入派三声”说沪中举周邦彦(籍贯杭州)《瑞龙吟》和方千里的和词作对照,方词以“尽”对“旧”,以“是”对“念”,可见浊上作去,当然,这里的“去”仍是浊去和次浊去。笔者未曾对宋词作全面检索,不过,大致看来,宋词中的浊上也是既与浊去,也与清去相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