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是哪种形式的垄断企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8:22:53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掌握了行业的领导权。中国移动积极致力于收费标准创新工作,孜孜不倦地推进中国移动经济效益一个又一个新高峰,06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盈利143.55亿元。

  看到中国移动取得如此优异的成就,又为国家财政税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鼓红了手掌向中国移动公司表示由衷的敬意,感谢他们多年来为无数移动用户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享受到移动通讯的乐趣。

  目前依然在使用“全球通”的用户都知道,这么多年除了国家电信在长途话费下调时,“全球通”的长途通话费做了调整外,其它费用一直到现在还是保持不变。中国移动开始运营初期,引进技术费用是高,但这么多年了,技术消化应该完成的差不多了,而且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各项费用也应该随之下降才合情合理,之所以中国移动面对用户要求降价的呼声而岿然不动,完全是垄断经营的思维意识作祟,我是老大我怕谁。在中国联通和电信小灵通相继加入移动通讯后,由于规模和实力无法与移动抗衡,并且对于联通和电信来说,在移动这颗大树下自然有荫凉可乘,收费上坐享其成各得其所。这也就造就了中国移动通讯业务的垄断联盟。

  在服务方面,中国移动也做得是滴水不漏,不论是“全球通”还是“神州行”“本地通”,在服务承诺上决不会让用户找出投诉的理由,许多项目看似优惠,实际上就是个陷阱,当用户认为不合理费用产生质疑时,工作人员会用和蔼可亲的笑容,甜美温柔的声音让你无言以对,因为最终的解释权在他们手里。而短信服务又是移动另一利润来源,也是引发争议最多的,即便是和运营商、电视台合作的项目,但最终是由移动公司来收取费用的,出现争议作为移动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中国移动从7月1日开始制定11条军规整肃SP业务,要求SP须启动用户对短信、彩信等订制的二次确认等规定。根据中国移动内部试点数据显示,进行“二次确认”后,SP新增用户和新增信息费收入平均下降70%~80%左右,总收入下降约20%。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7月1日以前SP业务里存在的问题和多么大经济利益。

  所以说,不从根本上来治理移动通讯垄断经营,今后广大的移动用户们还将一如既往为中国移动公司创作更高的经营收入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