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懂得“真空”之中没有“苦乐”二相,那许多事情不就都容易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6:08:57
若是懂得“真空”之中没有“苦乐”二相,那许多事情不就都容易了吗?

知道这一点,食欲、淫欲等等一切的欲望就都难以再束缚住自己了。因为除了生存,普通众生拼命的去要达成欲望,目的基本上就是为了一个“乐”,当然这只是泛泛之谈。普通众生都把“乐”作为至高的追求。只要能够看透“乐”或者是“苦”都是虚幻不实的妄想,就基本上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对各种欲望的执著。

知道这一点,也就不会再又去追求功名富贵、吃喝玩乐了。

知道这一点,也就不会有什么嫉妒心了。因为嫉妒无非就是嫉妒别人比自己乐,连苦乐二相都是假的,那还嫉妒个什么劲啊?等等等等。

天啊!这样不是能够解决很多痛苦吗?

各位有智慧的师兄,是这样吗?

佛灭度前又讲了“常乐我净”

涅盘的体性有四种功德。恒常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德;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德;得大自在,是主是依,性不变易,名之为我德;解脱一切垢染,名之为净德。

比我们颠倒的常乐我净倒过来,欲望束缚不了我们,烦恼执着也会烟消云散————但这要功夫,功夫要从平常做起,从眼耳鼻舌身意作用的点点滴滴做起

有一开悟证果的得道高僧,有人问他“你们得道之人和我们普通人有何区别”?僧答:“没什么区别,就是你们吃饭我也吃饭,你们睡觉我也睡觉”。又问:“那你不成了和我们一模一样,没什么两样了吗”?僧答:“也不尽然,你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睡觉时不肯睡觉。而我却是吃饭时肯吃饭,睡觉时肯睡觉”。由上可见,对待同一个事物,在心态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你上面提到的“真空之中没有苦乐二相”应改为“真空当中不见苦乐二相”才更为合理。因为真空当中是有苦乐二相的,只是你“见”与“不见”的问题。如果是抛弃了苦乐二相,去另外建立一个“真空”的话,那实在是蠢之又蠢的举动。其实苦乐二相都有真空妙用的。苦乐二相,不但不能抛弃,反而更应该在苦乐二相当中“摸爬滚打”,反复的锤炼,这才是正路。如果是逃避了苦乐二相,所获得的清净必然是很脆弱的,是经不住考验的。也许佛教用莲花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风格来点化我们也正是此意吧。(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回复与花同寂:

我不是那位张华北大德,我是另外一个人。但我也姓张,是一个退休的老工人。由于文化不高且悟性也不高,所以学佛的水平实在是不值一提。
我在刚上百度网的宗教栏目时,就很荣幸的看到了与花同寂、弥陀村长、香光庄严、无情-非众、般若无明卍、张华北、无智无德等(还有一些名字不好记)所发的一系列关于弘法的帖子,受益非浅。使我意外的学到了许多好的东西。我仅借用今天这个机会向以上几位大德顶礼!叩首!谢恩!受法之情永远不敢忘记!阿弥陀佛!

是你所说的那样 你已有所悟 但还是有点似信非信 似疑非疑 不要在理论上打转 要在"观"照上下工夫 最终知真本有 达妄本空

顶zhang565335,
再弱弱地问一句,zhang565335是不是就是张华北?呵呵。

楼主说的不错,能知道咱们这个世界的乐非真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