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哪些诗中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0:52:13
请写下诗的内容!

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裏出西施 多情自古空余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此情可待成追忆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不伤人人自伤

出自 清代 黄增的《集杭州俗语诗》
色不迷人人自迷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
三笑徒然当一痴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从话集. 山谷上>> : “谚云: ‘情人眼里出西施.’ ……山谷取以为诗, 故<< 答公益春思>> 云: “草茅多奇事, 蓬来有秀色, 西施遂人眼, 称心最为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是因爱慕之情所迷,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黄庭坚曾有诗云:“草茅多奇士,蓬草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最相得。”便是由这句古话化来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

伊丽莎白.芭莉特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的一名著名女诗人。她的诗作使许多人感动,也有许多人慕名求见。

而芭莉特却是个终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人,她身躯娇小,瘦得皮包骨头。因此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以避开那些倾心追求她的人。故而到了40岁,她还是个老姑娘,可一位青年诗人罗伯特.白朗宁爱情的钥匙,打开了这位女诗人的心灵之锁。白朗宁知道她比自己大6岁,仍深爱着她,爱她写的诗,爱她的灵魂。在经过几个月信来信往的倾心交谈后,两人终于见了面,见面的那一天,白朗宁就说:“你真美,比我想象的美多了!”为什么在一般人眼里并不漂亮的芭莉特,在白朗宁眼里却是美极了。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则是白朗宁对芭莉特产生了晕轮效应。那么,什么是晕轮效应呢?

“晕轮效应”是指人们看问题时,对象的某个特点、品质特别突出就会掩盖我们对对象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被突出的这一点起了类似晕轮(月亮周围有时出现的朦胧圆圈)的作用,导致观察失误,产生错觉。

晕轮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是外表,外表的美丽往往容易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外,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才智以及家庭背景、个人修养都会产生晕轮效应。但是,无论您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粗俗的举止,就会破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