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帮忙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2:10:23
谁能告诉我尽三声和四声意思的区别;和分别在念he二声、四声,huo四声时的组词;削念xue一声和xiao一声时意思的区别。

---3----有多少用多少(尽量)
---3-----纵使(尽管)
----4----完毕<不是用完毕哦>(用尽,尽力)
暖和huo轻声
和泥huo2动词
和稀泥huo4(俗语)
随声附和he4
削~~~前俩解释的挺好了

尽三声:完了的意思
四声:尽管,表转折
he二声:连接词
四声:动词,加在一起的意思
xue一声:削弱,抽象意义
四声,动词,一般情况用

尽三声 表转折
四声 都
和解
附和
四声:动词,搅和,加在一起的意思
xue一声:削弱,抽象意义
四声,动词,削铅笔,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成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简单的说:
平:一声和二声,分别又叫阴平和阳平;
仄:三声和四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衰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而现代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都归入其他三个调子的字里(现代汉语的四个调依次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说,要分辨平仄,只要把混在阴平阳平里的入声字分辨出来就行了。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