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丧事,乔迁办酒席要包红包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7 09:24:28
去喝酒要包红包这个习俗是怎么回事?从什么时候有这个习俗的啊!!
我说的不是过年包红包````叫酒包吧

年底婚事扎堆,婚帖泛滥。送红包的不轻松,收红包的也一样,暂时收了礼钱,以后还得“送”回去,这已成了婚礼红包往来的一个“潜规则”。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红包越送越厚,而人情却越来越薄。

凑份子“凑”出了婚宴

听上年纪的人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结婚送实实在在的物品是当时的主流。每件物品的价值也就是3至5元左右,有时还是好几个人凑份子买的,每个人花1元钱左右就可以了,“份子”的说法也是从那个时候传下来的。

“我结婚那会儿,亲戚朋友送来的‘红包’可比现在的‘重’多了。”结婚已经20多年的陈女士,回想起当年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那时候收到的都是些实惠的礼物,被面、毛毯、脸盆、暖瓶、茶缸等等,家里都要堆成山了,“我和丈夫收拾了整整一晚上”。说着陈女士拿出一面梳妆镜,上面写满了亲朋好友的名字和贺词,“虽说不能用,但我们还是保存到现在,毕竟礼轻人情重嘛。”

其实,除了这些实惠的礼品外,也有为了省事包“红包”的。陈女士回忆说:“那时候大家收入都不高,红包金额基本上是10块钱左右,二三十元的红包就是很大方的了,谁在乎到底给多少啊。” 回忆起当年每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陈女士笑着说:“我那时候给别人包过3块钱的红包,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一面之缘”也发婚帖

30多年前的婚礼不兴请同事,自然也就没喜帖一说,如今见过一面也得担心会招来红罚单,人情潜规则让婚帖的花样层出不穷。

徐先生前一段时间刚刚参加了一个上级组织的学习班。半个多月后,他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张结婚喜帖。看看喜帖上新郎的名字,似曾相识,回忆大半天才想起,新郎原来是在那次学习中认识的。“他不会是按着手头的电话号码发喜帖吧?”徐先生说,没想到只见过一面,相隔100多公里,都能被婚帖“打”中。“看来以后出门得少认识点人了。”徐先生苦笑着。

婚帖不断 红包变厚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结婚送红包的金额渐渐多了起来,不过,那时候10元、20元出手,也不会觉得小气。现在,标准上涨了10多倍,已经没有低于百元大钞的红包了。老舍先生在小说《正红旗下》描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作难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