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州现存最古老的图书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9:11:26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江浙两省是历代藏书最盛的地方。据统计,中国自古代至近代共有藏书家4715人,其中浙江1062人,占22%,排名第一,江苏967人,排名第二。

浙江至今保留了许多过去的藏书楼,如宁波的天一阁、余姚的五桂楼、海盐的西涧草堂、瑞安的玉海楼、湖州的嘉业堂等。其中天一阁自建阁至1949年,历十三代,薪火相传而不衰,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这座藏书楼能够保存至今,是与建造时采用易学理念和五行生克原理分不开的。

火灾是藏书楼最大祸患

有道是读书难,藏书更难。自古以来,火灾兵燹,鼠啮蠹蚀、高温潮湿等因素一直威胁着书籍的安全。尤其是火灾,是许多藏书楼被毁的罪魁祸首。著名学者钱谦益的藏书楼——绛云楼,仅因一幼女剪烛灺,就造成“楼与书俱尽”的结果。

为了防火,藏书家们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一方面,设法隔离火种、火源,并配备灭火设施。另一方面,藏书楼使用耐火材料如石、砖等来建造。除此之外,古人在建筑形式上还采用一些理念来防火。比如,因为传说中的龙能吞云吐雾,降雨消灾,是火的“克星”,所以古代建筑常用龙吻作装饰;还有的把一些水生动植物作为装饰,如鳌鱼、荷花、水草等,甚至把天花做成藻井的形式,都有以水克火的愿望。

天一阁建于公元1561年前后,它是明嘉靖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

据记载,范钦生平好学,性喜藏书。为搜集藏书,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坊肆,日积月累,藏书越来越多,范钦便有了建藏书楼的念头。

设计体现消防理念

范钦知道,建藏书楼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防火问题。一次,他在翻阅碑帖时,看到揭傒斯书写的《龙虎山天一池记》,该帖上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句,范钦从中得到启发,决定按照源自《易经·系辞》的这句话的含义建造藏书楼,并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

在《易经·系辞》中,把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为“天数”和“生数”,把“偶数”二、四、六、八、十称为“地数”和“成数”,在数字和五行的对应上,一、六属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九属金,五、十属土。所以说“天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