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赵本山、葛优为什么这样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5:03:21
能不能从更深的层次方面分析一下

“郭德纲现象”的出现有它独特的背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首先,它植根于民间,郭德纲自幼学艺,却“大器晚成”,在2005年以前,一直是孤军奋战,在坚持在学习继承相声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历尽艰辛,终归“苦尽甘来”。第二,郭德纲的走红是在我们的经济不断发展,大众的追逐金钱的浮躁心理刚刚开始尘埃落定,开始思考金钱以外的人生意义的特殊时刻;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开始认识到我们思想意识形态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内心的追求,开始不满,开始重新追寻的时刻,郭德纲向我们走来了。第三,郭德纲的走红,是在文化的一个分支开始的。正当我们为戏曲和曲艺的振兴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郭德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相声是中国传统艺术里的一种,深深地植根于民间。而相声承载的是更加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文明的族群之根。在旧时代,相声艺人地位低下,三教九流,品味杂陈。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声艺术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众多老百姓的喜爱,可以说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侯宝林代表的“革新派”还是马三立代表的“传统派”,都受到新时代的感染,针砭时弊,颂扬新生活,塑造有缺点的小人物,贴近普通人的生活。郭德纲从重视继承相声传统入手,坚守剧场互动而走红的。这在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的确是一个奇迹。
  郭德纲以创新的态度对待传统段子。他创作的相声段子,《我这一辈子》、《西征梦》等更是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充满创造力。他坚持相声的针砭时弊,嘲笑无知,坚持真理的灵魂,他的一出《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满腔真诚,历陈事实,把台上台下和观看网络直播的观众说哭了。“非得让相声有教育意义、我不服” “现在这个社会,有缺房的、有缺车的、有缺钱的、有缺德的,缺什么的都有,来到这里我给不了你这些个,但这一下午我能保证让你忘记这些个,可以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这个年代这样的地方不好找啊。”“相声大腕不一定会说相声!” “相声很注重基本功,但是在中国95%的相声演员在25岁以前都是从事别的工作的。你想这能好吗?” “一批无知的演员、无能的艺术家应该为今天相声的尴尬局面负责任!”郭德纲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这样的话:“困苦的年代,我没得到相声界的任何帮助,但我知道,我要用一生维护相声。”

因为他们已经打开了知名度,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他们,而且他们也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