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植物的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59:32
是初一生物的最后一课的内容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它建立在植物学、民族学、生态学、语言学、药物学、农学、园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成为一门综合性的专门研究领域。
民族植物学最早由美国植物学家哈什伯杰于1895年提出,当时的科学定义是“研究土著民族利用的植物”。在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原理和概念被引入民族植物学,将民族植物学重新定义为“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民族植物学为西方工业国家在新大陆寻找和调查植物资源、收集当地民族有关植物利用的知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为工业发展提供过许多新的植物原料,为研发新药新产品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原型”,从而源源不断地开发出许多重要的天然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纤维、色素染料等;为农业革命提供新的遗传育种材料和新型栽培作物做出过重要的贡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到上世纪中叶,全球植物资源的总量逐年下降,森林砍伐、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知识流失等问题日趋严重。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内容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转移,由早期的从传统知识中寻找资源和信息、为工业生产提供可开发资源的研究工作,转移到研究植物资源和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
国际社会十分关注和支持民族植物学的发展。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国教科文教组织和英国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共同发起和实施的《人与植物行动计划》于1994年正式启动。在亚洲、非洲、中美洲等地开展应用民族植物的定点研究、能力建设和民族植物学系列出版物的编写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植物学在全球的发展,把民族植物学的经典研究引向应用研究,为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近年来,该项目在组织民族植物学高等教育教材编写、非洲和喜马拉雅地区药用植物保护与利用、非洲木雕业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和社会林业等若干重要领域都起到了方向性引导和方法学研究及传播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我国民族植物学习快速发展
民族植物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介绍到我国。时任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的裴盛基教授成为这个学科的领军人物。1982年,他率先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民族植物学的论文《西双版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