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成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53:10

康生提出“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直接把矛头对准刘少奇

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其实是一批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入团的老干部。其中,在“文化大革命”前担任省委书记、副省长、副部长以上职务的就有22人,如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1931年前后,这批党员大部分因河北省委遭到破坏而被捕,被国民党长期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草岚子监狱。薄一波等在反省院的四五年中,秘密建立了狱中党支部,同外面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坚持反对敌人的反省政策,拒不在敌人事先拟好的“反共启事”上按手印出狱。

1935年11月,刘少奇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在天津主持北方局的工作,北方局领导还有柯庆施
、林枫等。当时面临的局势是日寇侵占华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北方局却极其缺乏干部。北平军人反省院也急于处理掉这批党员。

狱中这批党员的安危深深牵动了刘少奇的心,柯庆施提出了一个建议,要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的一批党员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出狱,对此北方局完全同意。于是,刘少奇出面给主持中央工作的张闻天写了一封信,说:北方白区工作干部极缺,抗日形势迅速开展,急需解决干部问题。现在北平监狱中有一批干部,过去表现好,据监狱内部传出消息,管理监狱的人自知日子不长,准备逃走,也想及早处理这批犯人,所以只要履行一个简单手续犯人即可出狱。如不早办此事,日本人占领平津后,就不能办了。刘少奇要求张闻天赶快答复并要交通员等着把复信带回来。信中还附带着狱中共产党员提出的有3个条件的请求书,也要张闻天签字。那3个条件是:1、自首出狱的责任要由中央负责;2、自首出狱后不受歧视;3、自首出狱后要按正式党员立即分配工作。由于事情紧急,张闻天立即与有关人员商量后签了字,中央政治局也批准了这个建议。

柯庆施通过关系将中央这一决定通知狱中党支部,开始,反省院党支部怀疑这个指示,没有执行。经核实证明指示属实后,以狱中党支部书记薄一波为首的共产党员决定响应此决定,经杨献珍三易其稿,征得国民党当局同意,在《反共启事》上签了字。1936年8月30日,《华北日报》全文发表了这份题为《徐子文反共启事》的文件。

一个想当叛徒的醉汉
一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一个醉汉在路边嚎啕大吐。一边语无伦次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