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魏睢论隋亡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01:39
原文:昔在有髓...为天下笑,深可痛哉~

魏徵论隋亡

原文:
隋文帝树基立本,积德累仁。徒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迟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乘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仄,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尉候无警,遐迩肃清。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不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自开皇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而素无术业,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又雅好瑞符,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姑归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翦伐本根。坟土未干,子孙继踵为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文皇,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

译文:
隋文帝建立根基,积累仁政恩德。他凭借外戚的尊贵地位,接受傅作小皇帝的重任,和贤能的人商议(自立为皇帝),没有得到他们的赞同。所以(他即位以后)后周的宗室、旧臣,都心怀不满和惋惜。不久王谦凭借三蜀地区的险阻地势,没有一个月(就割据一方了);尉迟迥率领齐地的军队,只用一战就灭亡了隋朝。这不光是因为不采纳别人的计谋,也是因为不遵守上天的保佑。趁着机会,篡夺了后周的政权。那时候少数民族侵犯中原,荆州、扬州还没有统一,隋文帝每天操劳都日落,管理天下。战船向南渡江,于是金陵(今南京)失守而被隋文帝收复;精壮的骑兵向北进发,于是单于(匈奴的首领)退出关塞。《职方》所记载的地理位置,都被纳入隋朝的疆域;《禹贡》地图所画出的地区,全部被统一。就算晋武帝征服吴国会稽地区,汉宣帝防备灭亡巩固政权,和隋文帝的功业相比,都比不上。各种恩德都布施天下,各种礼乐都和谐融洽,军事机构接不到警报,远近都平静安定。于是隋文帝亲自奉行节俭的生活,平衡各地的徭役、赋税,仓库充实,法令广泛推行。君子(当官的和读书人)都生活快乐,百姓都安居乐业,强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