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翻译几篇古文好吗?题目分别是"申屠敦之鼎","蔡邕被害","冯梦龙补《西楼记》"和"宋弘责桓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23:33
"蔡邕被害"原文: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日:“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一代大典;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允日:“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

"宋弘责桓谭"原文是:
弘荐沛国桓谭,为议郎、给事中。帝令谭鼓琴,爱其繁声。弘闻之,不悦;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且曰:“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我要文章翻译好的..有知道的帮我翻译一下吧!谢谢! 如果满意追加悬赏..
其他两篇我没有添加原文,希望大家也能帮忙翻一下.谢谢!

修改版:
蔡邕被害
译文: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让我们失人心吗!”王允说:“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诽谤汉朝的《史记》流传后世。如今国运衰弱,边境的战火不断,不能让奸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还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蔡邕)的诽谤和讥讽。”马日磾退出后,对别人说:“王允不会有后代了!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

宋弘责桓谭
译文:
宋弘举荐沛国人桓谭当了议郎、给事中。皇帝(刘秀)让桓谭弹琴,喜爱他弹的那种复杂的音调。宋弘听说后,感到不高兴。打听到桓谭从宫中出来,宋弘穿戴好公服坐在大司空府中,官吏去召桓谭。桓谭到来之后,宋弘不给他座位就责备他,并且说:“能自己改正过失吗?还是让我根据法律检举你呢?”桓谭磕头谢罪。过了很久,宋弘才打发他走。后来,刘秀大会群臣,让桓谭弹琴。桓谭看见宋弘,不像以前那样的态度了。刘秀感到奇怪,问宋弘是怎么回事。宋弘于是离开座席,摘下帽子,谢罪说:“我所以举荐桓谭,是盼望他能用忠心和正义辅导君主;而他却让朝廷上下沉缅于郑国的音乐,这是我的罪过。”刘秀一听,表情变为惭愧,向宋弘表示歉意。

冯梦龙补《西楼记》
原文:
袁韫玉《西楼记》初成,往就正于冯犹龙。冯览毕置案头不致可否。袁惘然不测所以而别。时冯方绝粮,室人以告。冯曰:“无忧,袁大今夕馈我百金矣。”乃诫阍人:“勿闭门,袁相公馈银来必在更余,可径引至书室也。”家人皆以为诞。袁归,踌躇至夜,忽呼灯持金就冯。乃至,见门尚洞开。问其故,曰:“主人秉烛在书室相待。”惊趋而入。冯曰:“吾固料子必至也。词曲俱佳,尚少一出,今已为增入矣。”乃《错梦》也。袁不胜折服。是《记》大行,《错梦》尤脍炙人口。 (选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译文:
袁韫玉的《西楼记》刚完成,就去冯梦龙那请求指正。冯梦龙看完之后就放在书桌的前面却不评价。袁韫玉因为迷惑不解而辞别了。那时冯家刚刚断粮了,家人告诉他断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