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优先利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7:19:27
如题!

给你据个例子”
张斌:平稳过渡,利率优先;利率若动,汇率先行

中国与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治理宏观经济过热的手段有重大不同。市场经济国家在治理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价格手段,即利率政策;而中国在治理当前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利率调整迟迟不动,发挥关键作用的更多是行政措施,比如加强信贷审批、土地管理和项目整顿等。无论何种手段,只要彻底贯彻,都能够给宏观经济降温,但是,付出的代价却不同。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因此,在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时候,市场经济国家主要依靠采用“利率”这个“价格之王”进行调控。如果放弃利率政策的强大威力,转向其它行政措施,对于调控宏观经济会有哪些不同呢?首先,作为“价格之王”,利率的变化可以层层发现、集中汇总哪些投资市场最不需要、哪些投资市场需要最迫切的宝贵信息,通过抬高利率,那些市场最不需要的投资自然被踢出场外;行政手段则不同,它仅仅是反映了管理者单方面掌握的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一刀切,不管市场需求孰高孰低、孰先孰后,只要是与行政规定不符,一概踢出场外。相比之下,利率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过程中更有利于社会经济损失最小化,比行政措施更有效率。另外,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对利率可以随意调整,收放自如,管理当局可以根据市场各种信息的反馈不断及时调整,无论是力度还是方向都可以及时纠错,逐渐向目标靠近;行政手段则不同,政策一出,政策力度大小已成既定事实,为保持政策威严,政策方向更不容得更改,如果政策出台后恰恰达到政策目标,则属幸运,如果超出或者不够,为时已晚。相比之下,利率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过程中与行政措施更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过渡。

利用利率政策给宏观经济降温不仅更有效率,而且有利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平稳过渡。但是,为何目前的宏观经济管理当局迟迟不祭出利率政策之万国通用法宝呢?非管理当局不想,而实属不能也。为了维持当下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货币当局使出浑身解数还难以阻挡滚滚外资流入,如果调高人民币利率,势必引入更多外资流入中国,引起外汇占款与货币供给更快的增长,到那时,恐怕不仅难以消除潜在通货膨胀,反而适得其反。

实现当前宏观经济平稳过渡,管理当局面临的其实是汇率与利率政策之争,二者难以兼得。面临如此困境,管理当局究竟应该以谁为重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