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喻老》的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6:32:16
《韩非子·喻老》好象不是《韩非子》里的文章,究竟在哪个地方可以看到它?

《喻老》是运用历史故事、历史资料解释、论证《老子》哲学思想的一篇哲学著作。体例是每解释一章《道德经》,引用一至数则故事、资料来作为论据。
韩非运用这则故事作为论据,是来解释、论证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的。韩非在引用这则故事之前,写了这样一段文章:“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众多)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烟囱)隙之烟(应为“熛”,火飞也)焚。故曰:白圭(人名)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位尊者之称)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慎)细以远大者也。”这段话总的意思是说:大是由小形成的,多是由少积累的,难是由易引起的,因此必须防微杜渐,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而《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就蕴藏了这一哲理。蔡桓公讳疾忌医,病邪在体表、病势很轻微的时候,不肯作早期治疗,越拖病邪越入理,病势越严重,到了不可救药的时候,才去找扁鹊,终于不治身死。因此,这则故事引完以后,韩非又写道:“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从事焉’。”意思是说,良医治病抓住病邪在腠理(浅表部的毛孔之间)、病势轻微的有利时机,就容易治好;祸福的事也有初起的阶段,圣人应当见微知著,抓住苗头,政治也容易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