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杜甫〈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赏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28:20

这两首五言律诗,格律精绝,技艺娴熟,笔法臻于化境 。“ 晚节渐于诗律细”(《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正是指的这种境界。后人不仅尊之为“诗圣”,而且称之为“情圣”。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之真挚,爱心之炽烈,是十分突出的,因此清人邵子湘云:“诸怀弟诗情事切至,总有一片真气流注其间,便觉首首都绝 。”(《杜诗镜铨》)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
水楼二首(其二)
杜 甫
宓子弹琴邑宰日,
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
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
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
清簟疏帘看弈棋。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诗人携家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时。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奉节令 。”此诗表面上是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浓郁的为客他乡的飘零之感和无可奈何的缘事消愁之情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夸赞终明府年龄不大 ,但治政有方。宓子即宓子贱,孔子弟子;单父,地名。《吕氏春秋·开春论》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终明府摄奉节令,因此借用宓子贱鸣琴而治的典故喻其善于理政。终军,汉人。繻,古时出入关卡要道的符信、凭证 ,帛制,上书文字,分为两半 ,关吏和出入关者各执一半,过关时验合。《汉书·终军传》记载,终军年十八,从济南当诣博士,入关时关吏付与繻,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还,就弃繻而去。后来,终军做了谒者,持节行使郡国,关吏认出他就是当年弃繻之人。这是用同姓的终军代终明府。“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这两句分承一二句 ,叙写终明府继承了终军的节操,善于治政,政绩斐然,而且水楼宴宾,风流倜傥,不让宓子 。不泯,即不灭。前面四句从水楼主入说起,多应酬语,但用典灵活巧妙,看似信手拈来,却十分贴切、得体。另外,首句言宓子,二句言终军,而三四句则颠倒 ,一句写终军,一句写宓子,结构参差,错落有致。
“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五六句兀地一转,蕴含深厚,其意甚苦,可嗟可叹。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春末到夔州 ,此时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里,因得友人照顾,生活较为安定,但他忧国忧民,思乡思亲的情绪却越来越严重。面对席上的名士和终明府的僚属故交,他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