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鲹科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21:31:34
什么是鲹科鱼,主要的品种有哪几种鱼

鲹科鱼

  硬骨鱼纲鲈形目 (perciformes)鲹科(Carangidae)鱼类的统称。 世界重要暖水性和暖温性海洋经济鱼类。鲹的分布与暖流的关系甚为密切,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也可随暖流到达纬度较高的海区。分布范围相当于南纬55°至北纬65°,主要集中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全世界鲹科鱼类约有 290种,其中以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种类最多,约170种;美洲东西两岸约120种;东大西洋约40种。

  形态 体稍侧扁,分别呈流线型形、椭圆形、卵圆形、亚圆筒形等。前颌骨一般能伸缩。两颌牙细小,犁骨、腭骨及舌上常具牙。体一般被圆鳞,个别具弱栉鳞,有些种类的鳞片呈针形或匙形。侧线的全部或一部分被骨质棱鳞,或无棱鳞,背鳍2个。臀鳍前方具2分离棘。有些种类在第2背鳍与臀鳍的后方有1个或几个小鳍。

  中国主要经济种类 中国有鲹科鱼类64种,南海均有分布;东海25种,黄海仅16种。有些种类仅在一定的季节随暖流到达东海与黄海。中国鲹科鱼类根据地理分布可分为4个类型:①泛热带-亚热带种,共14种;②印度洋-西太平洋种,40种;③西太平洋种,7种;④中国地方种,3种。主要经济种有下述3种。

  竹策鱼(Trachurus japonicus) 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图1)。游泳力强,行动迅速,性活泼,对声音颇敏感,具趋光性。幼鱼摄食浮游生物,成鱼摄食鱼类和浮游甲壳动物。中国海区的竹策鱼,生殖期在南海为11月至翌年4月,盛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在黄海北部为5月下旬至 7月中旬。怀卵量约40万粒。卵子分批成熟产出,一般一个生殖季节中产卵 2次。卵浮性,卵径为0.81~0.93毫米,卵黄有龟裂,油球1个,油球径0.19~0.24毫米。在水温20~22℃时约经50小时孵化,仔鱼经5天后卵黄耗尽,开始摄食。1龄开始性成熟,生殖鱼群雌雄比接近于1:1。主要渔场是南海万山群岛、闽南-台湾浅滩鱼场、黄海南部渔场和黄海北部海洋岛渔场。以围网、风网、圆网、流刺网捕捞为主。

  蓝圆鲹( Decapterus maruadsi) 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图2),游泳力强,行动迅速,具趋光性。食性广,通常摄食桡足类、燐虾类、长尾类、介形类及小型鱼类等。是中国南海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