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河北河间县的大概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6:03:46
地理情况,文化情况,大家帮帮忙,如果知道教育情况的更好!

河间之名始于战国,因处九河流域而得其名,古称瀛洲

忽隐忽现的河间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面对如此广阔的疆域,维护统治变得十分艰难。为了避免重蹈秦王朝遭受攻击时孤立无援的覆辙,于是他效仿周武王的做法,开始分封诸侯王,来帮助他统治国家。因此诞生了一个在地图上忽隐忽现的候国。

汉朝建立后,刘邦在沿袭秦王朝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侯国制即“国中国”。他将一部分土地设置为郡县,归中央直接管辖,而另一部分土地则分封给了有卓越军功的人。开国之初他分封了七个诸侯国,其中封大将张耳为赵王,统辖今河北省一带。

后来由于害怕异姓王危害汉室江山,于是改为大量分封与皇帝同姓的侯王。但是较大的侯国对中央依然存在威胁,于是汉政府又想将这些大的侯国割裂开来。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将当时属赵国的河间郡割封给了赵王刘遂的弟弟刘辟疆,于是在当时的地图上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由于这里处于易水、河水之间,因此叫做河间国。

然而这个河间国并没有存在多长时间,刘辟疆在做了13年河间王后死去,他的儿子也仅仅做了1年的王位就去世了。由于没有继承人,这个仅仅存在了14年的河间国消失了,土地被分为河间、广川、渤海三郡。

然而到了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又封他的儿子刘德为河间王,这样河间国在消失了9年之后第二次出现在地图上。但是此时河间国所辖地界仅为河间郡的旧地,面积也只是前河间国的三分之一。

刘德的河间国总共传了七世,共存在了158年,后来王莽窃取了西汉皇帝位,将当时的河间王拉下了王位,使河间国随着西汉政权的覆灭再一次消亡。

这之后光武帝扫平了各地起义军,恢复了汉室江山,因为与前河间王同为汉景帝的后人,因此又恢复了河间国的建制。但是这第三个河间国也只存在了6年。一直到公元90年,汉和帝又将乐城、渤海、涿郡三地划分给了他的弟弟刘恭,使河间国第四次出现在地图上。

公元220年东汉王朝彻底灭亡,随之兴起的魏政权深知裂土封疆的痛苦,于是取消了分封诸侯国的统治模式,这第四个河间国也随着汉室江山的灭亡而消失。

汉以后的王朝里分封制被取消了,河间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是“河间”这个名字直被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