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扇门相声段子,为什么叫八扇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3:03:24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八扇屏》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如称楚霸王项羽,是有勇无谋的“浑人”;称后汉三国时的张飞是“莽撞人”;称三国时的东吴大夫鲁肃是“忠厚人”;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军师苗光义是“江湖人”;称三国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孔融和宋代的司马光、文彦博是“好小孩子”;称唐代的开国大将尉迟恭是“乡下人”;称辅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渔人”;称宋代岳飞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儿”。这些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人”、“莽撞人”、“苦人儿”、“小孩子”、“江湖人”这五种故事中,选择三种来演。

擅长此节目的演员有张杰尧与绪德贵、陈子贞与广阔泉及高玉峰、刘宝瑞、赵春田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存有刘宝瑞与郭全宝及赵振铎与赵世忠的演出实况录音,此曲本收入195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相声集《歪批三国》中。

在清代,官宦人家的客厅里,除了陈设紫色硬木的方桌、太师椅、多宝格以外,还都摆设着三米多高、硬木镶边儿的屏风,每扇宽二尺,多到三尺,中间用合页把它联缀在一起,一共有八扇,叫“八扇屏”。

在这样的“八扇屏”上,每扇屏风画有一幅工笔画,都是古代名人的故事。如司马光“破瓮救儿”、“姜子牙拜相”、“诸葛亮草船借箭”、“霸王别姬”等。也有的在上边写上诗词歌赋,是比较实用的观赏品。这八扇屏风一共有两丈长,不是宽敞的房间是摆不下的,所以到了民国以后,就逐渐的消失了。

相声《八扇屏》产生于清朝末年,是旗籍子弟的票友创作的。在相声中,逗哏的以咄咄逼人的口锋,指责捧哏的胸无点墨,不懂装懂。捧哏的呢?节节后退却得不到逗哏的认可。整段相声就是通过逗哏的振振有词地背诵古人的突出事迹,向听众生动形象地来做介绍,而达到传播知识,显示演员艺术功底的作用。

这种介绍的手法,每一段都是有声有色、妮娓动听的。它特别强调声调铿锵、朗朗上口,自始自终一气呵成,非常紧凑集中,像珠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