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李益的一首边塞诗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7:49:36
全诗如下: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诗是否有别的名称?我想得到关于这首诗的注释。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任郑县尉。后弃官客游燕赵,从戎北方。宪宗闻其诗名,召为秘书少监,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作音律各美,以写士兵久戍思乡知名,常被谱入管弦歌唱。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
这首诗没有别的名称,但是叫塞下曲的诗很多,这一首是比较不出名的,所以网上不太好找它的鉴赏,建议你还是翻翻实体书籍吧

李益《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李益《塞下曲》

伏彼:指东汉“伏彼将军”马援。
定远:指东汉“定远侯”班超。

海窟:本义为大海,这里指瀚海即西北塞外胡族的栖息地。

一箭定天山:《旧唐书.薛仁贵传》载,右领军郎将薛仁贵以勇武知名。唐高宗时,领兵出击九姓突厥予天山,行前演武,以箭射穿五重铠甲获赏。当时九姓突厥有十余万兵马,派数人来唐军前挑战。
薛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人下马请降,以后不敢为患;对他这次安抚漠北的胜利,军中歌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只轮应是借代战车,整句的意思是,不要乘着自己的战车归附胡人。

真实的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塞下曲四首
作者:【李益】 年代:【唐】 体裁:【乐府】 类别:【未知】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注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