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启动需要预热?问题出在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36:26
最近电脑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冷机(当天第一次开机,或已经使用过但关机已超过一个多小时后)的情况下开机,按下启动键,电源和硬盘指示灯都长亮,但硬盘灯不闪烁,电源 CPU 显卡风扇全部正常运转,但显示器没反应,看不到自检画面也听不到自检结束的提示音,手放到硬盘的表面上感觉不到硬盘的震动,似乎硬盘还没开始工作,这样的状态持续几分钟,关掉电源重新启动,则可以正常启动.在开机状态下重起也是完全正常!恳请高手来号脉,告知问题出在那?谢谢!

环境因素对电脑能否长期稳定地工作,甚至使用寿命的长短都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是导致电脑故障甚至器件损坏的罪魁祸首。
家用电脑的工作环境标准温度范围,应维持在夏季 22±2 ℃ 至冬季的 16±2 ℃ 之问。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以19至22℃ 最为适宜。当夏季的环境温度超过30℃时,就应该考虑开启空调进行辅助降温、否则容易出现工作不稳定、重启、死机等故障现象。
另一方面,虽然温度过低对电脑中的高发热器件比较有利,但它却对硬盘、光驱中的电机、读写磁头摆臂,及系统散热风扇轴承等机械部件的启动和运转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也应尽量避免电脑在过低环境温度下使用。
现在有的主板和内存在低于5℃的环境中工作极其不正常,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

计算机正常工作需要适当的环境温度。

良好的环境不仅是计算机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还对计算机的故障率和寿命产生直接影响。我国对计算机设备的工作环境制定了国家标准GB 2887-89,其中对计算机工作环境温度要求如下表:

等级
开机时
停机时

a级
22 ±2℃
20±2℃
5~35℃

b级
15~30℃
5~30℃

c级
10~35℃
10~40℃

从表中可以看出,国家标准中对电脑停机以后的环境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环境温度变化过大,接插件之间会产生接触性故障,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焊点也会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电脑从冷的环境进入温暖的环境以后,要过一个适应期才能开机,否则会产生结露现象,这些附着在电路板或元器件表面的小水珠,轻者腐蚀元器件和电路板,重者造成短路故障。据统计,温度每超出正常温度10℃,计算机的可靠性就下降25%。看来电脑也要防冻的说法,绝非戏言。

就元器件而言,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和要求,分为军用级、工业级和民用级三个等级。功能相同而等级不同的器件,价格相差数倍,它们主要差异就在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上。如果电脑的电路板上使用了低温特性不太好的元件,就只有预热一段时间,才能进入正常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