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经济强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28:59

马站镇祉村全村1690口人,耕地2075亩,人均耕地1亩有余。这里依山傍河, 水秀山青,祉村人勤劳智慧,因祖辈希望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故命名“祉”村(祉字典里是幸福之意) 。可是, 一九八六年以前的祉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姑娘没有一个愿意嫁到祉村的, 一听青年家是祉村姑娘便直摇头。该村支部书记刘纪满受命于危难之间, 带领全村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使全村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祉村人的“幸福梦”。2001年该村实现总产值680万元,农业总产值408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以上。 近几年安装电话200部, 新增摩托车100辆、农业机械250台。在完成旧村改造的基础上硬化5条南北大街、3条东西大街,安装路灯56架。从1991年到2002年祉村也先后被省、 市、县评为先进农村党支部、九间棚式党支部、文明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2001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纪满也因政绩突出,再次被县委评为优秀村支书。

  这外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何以取得如此快的发展? 何以取得如此多的荣誉?祉村人是怎样圆就幸福梦的呢?笔者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

  更新观念

  针对长期以来干部、群众脑海中固有的“小农”经济观念,祉村党支部把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工程来抓, 在“换脑”上下功夫。该村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做法,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思想开放有科技进步头脑了青年及种养大户赴山东寿光、 平度大泽山、沂源张家坡等地参观学习, 最多时一次派出40人。该村还聘请学识渊博、思想开明之士进村讲授“三个代表”思想,讲解WTO知识, 曾五次聘请专业人员讲授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农业标准生产问题, 通过多渠道的学习,祉村人的眼界开阔了,观念转变了, 进一步增强了祉村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感。俗话说:“观念一变天地宽”,祉村人开始大展宏图。

  雷厉风行 结构调整

  祉村人立足市场,牢固树立“市场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 的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刀阔斧地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祉村人坚持以质取胜,以新、优、 名、特取胜,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理念,理顺了“缩粮油,稳烤烟,重桑果,抓瓜菜,增畜禽”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