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中国南方使用的量度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6 16:27:55
中国1000以前年前,南方的民族使用的量度衡,单位,各种相关的资料。
不要小道消息,要有充分证据的。

宋景佑二年(西元1035年),李照创制水秤,一合水重一两,一升水重一斤,一斗水重十斤.
宋真宗景德年间,刘承珪制二称,为权衡改制之新法,亦为中国度量衡史上权衡重大改革之一。其改制之由,乃为太府寺旧铜式,自一钱至十斤,凡五十一,轻重无准,外府岁受黄金,必自毫厘计之,式自钱始,则伤于重,…。发现太府寺所藏旧权衡器具失准,引响朝政收入,同时因有人作弊,使现所用的权衡器引起许多诉讼及纠纷,乃命内藏库官刘承珪(西元950年~1013年)重新考据制定标准法码,创新制作两种小型精密戥秤,规定了防止舞弊正确使用大型权衡器的操作方法。
又给内外府和四方大都颁发了新的权衡标准器,经过彻底整顿后,不但使权衡计量纳入公正公平的轨道上,同时加速推展唐朝的衡重两、铢、累、黍等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豪等十进位制。
『宋史,律励志』曰∶二称个悬三毫以星准之。等一钱丰者,以取一称之法,其衡合乐尺,一尺二寸,重一钱,钟重六分,重五分,初毫星准半钱,至梢总一钱半,…等一两者,亦为一称之则,一衡和乐尺一尺四寸,重一钱半,钟重六钱,盘重四钱,初毫至梢一两,布二十四铢,下别出一星等五絫,中毫至梢五钱,布十二铢,朱列五星,星等二絫,未毫至梢六铢,珠列十星,星等絫。以御书真草行三体,淳化钱校定…。即为等一钱半之称量为一五分,计三百六十黍,每分自二四十黍,每厘二四黍,故曰以取一称之法。等一两之称量,为二四铢,计二千四百黍,二百四十黍计为絫二四絫为钱。二四絫为分,故曰为一称之则。
此二术之用,为中国度量衡史上权衡改制,由絫黍改为厘毫,为古今重大改革。
宋代管理度量衡行政之权属於太府,所有内外官司及民间之需用,均由太府掌造,但校印并非每年举行,是采取凡遇改元之年,印烙器具。而烙印分为方、长、八角形三种。宋史律励志曰∶度量权衡,皆太府掌造,以给内外官司及民间之用,凡遇改元,即差变法,各以年号印而识之。其印面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