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君勿死去》的全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30:37
是全诗啊~
谢谢了!~

《散文》杂志2007年第一期的买到了,换了封面和版式,在我看来新的版式更有文学的韵味并给人以纸张类型变大了的错觉。会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今天中午从自习室冲出,本想去食堂要杯热咖啡趋走南方雨水带来的冰冷,但是《散文》的出现倒着实让我欣喜、温暖了一把。

我很喜欢看有一定的传记文学色彩甚至和散文化的小说距离很近的散文样式,所以很喜欢《散文》杂志。在我看来,它是这样一种散文刊物。

第一篇是王陆的《要塞》,看过后有一点感触。事实上好的散文并不一定是华丽优美文字堆积起来的散文诗,那或许是优秀散文的一种。好的散文更是平实的语言却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看不到的道理。这种道理并不是如《哲思》类的杂志一样,它更要求有较长的篇幅,更具较强的文学性。其文学性正是体现在不是专为哲理而设计文字,而文字本身是可读的,是感人的。

《要塞》是讲述战争对人的戕害、日本侵华给抚顺留下的阴影以及至今人们对一所城市(抚顺)的错误评价。是一篇很不错的叙述散文。文中的很多一幕都另人跟着作者的感情去平静、去撕心裂肺。这正是美的所在。比如作者写道:在书上的空白处有一幅“瓦西里”的铅笔画,很纷乱,是一股股的硝烟掠过一个男孩恐惧的眼睛,旁边有一行字“我的家乡”。现在这本书我还保留着,一看到这幅画,我心里就不是个滋味。

文中涉及到一种错误的教育与思想。写道:傅老师在全班念了,同学哄堂大笑。傅老师挖苦我:臭美吧!咱们中国有梅花有松柏,你却偏偏画樱花,画火炬松,知不知道樱花是什么出身?知不知道火炬松是什么出身?大家谁能指出王陆同学思想根子错在哪?

文中在写道名流甚至征战者本身对战争的评价时引用了一首日本作家谢也晶子的曾写给她在旅顺打仗的小弟的诗《君勿死去》读后感触颇多,诗是这样写的:我为小弟泣啊,泣弟勿战死/家中最幼是你,父母最念是你/父母何曾这般教你,你拿着尖刀,这般杀死人家兄弟?/父母养你二十四载啊,我的小弟/哪里是要你这样去异国他乡,先杀人,后葬己?/不要说旅顺失陷,不要说旅顺城夺取/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天皇不会去那里,不会靠近战役/如此皇恩啊,如此的圣旨/让你们流血,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在那异国的荒野啊,却说那是什么英名传世。

这样的散文难免使人产生联想:战争和侵略究竟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