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 花开花落在梦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39:14
人面不知何处去, 花开花落在梦中
是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的一部分吗

题都城南庄
朝代:唐朝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所以不是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是的

那个是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朝代:唐朝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