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壁之战为例,分析《三国演义》如何在战争中突出表现谋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6:17:54
如题,不要太长

注重表现“智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战争,既是力的较量,更是智的较量。《三国演义》写战争,不仅写力,更重在写智,写指挥员在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力量转化等方面运筹的正确与否。全书百二十回,仅标题直接带有“计”、“智”、“谋”等字眼的就达三十回之多。各种计谋,无所不用,上演了一出出“斗智”的活剧。著名的三大战役,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原因都在于取胜一方智术和谋略的正确运用。比如袁曹官渡之战,仅有7人马的曹操所以能把有着70万人马的袁绍打得一败涂地,主要就是靠了谋略的正确;而袁绍的惨败,则主要败再不采纳好的建议,败在主观指导的错误。当初袁绍的谋士沮授分析得很对:“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这缓战坚守,本来是一好的建议,可袁绍不仅不采纳,反责沮授“慢”了军心,将其“锁禁军中”。后来许攸获悉曹操军粮已尽,建议袁绍乘虚进军许昌,可袁绍听信谗言,又怀疑许攸“与曹操有旧”,致使许攸遭到斥责后背袁投曹,泄露了袁绍屯积粮草的机密。结果曹操用许攸之计,亲率五千精兵烧了袁绍屯积乌巢的粮草,进而大破势力比他大得多的袁军,奠定了曹魏立国、雄踞中原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赤壁之战是一次最著名的由防御转入进攻、以劣势打败优势的战役,也是描写得最为精彩的一次战役。战前的曹操,在北方的军阀混战中,已破陶谦,平张绣,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击乌桓,纵横天下,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接着又乘势挥师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荆州不战而降,刘备节节败退。当曹操以八十三万马步水军逼近长江、进军江南的时候,孙刘联军不过四、五万人,但最终硬是以少胜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也是智谋。这次战役用了八回的篇幅铺写,但真正的战场厮杀却只有一回,其他几回都是斗智的场面。

面对曹操的号称百万大军,诸葛亮、周瑜先是分析了曹军的弱点。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日夜兼程,其势所谓“强弩之末”,“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并非真心附操。周瑜则向孙权分析了曹军所犯的“四忌”:一是北土未平,犹存后患,而曹却久于南征;二是北军不熟水战,曹操却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三是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四是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最后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