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个忙,小弟感激不尽!!日本在二战时的人均生产总值(GDP)是多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35:41
大概40年代前后

1951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等国反对,片面对日媾和,同另一些国家一起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驻军和设立军事基地,从而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开始了半占领时期。至此,美国对日援助和贷款已达23.9亿美元。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因战争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军人达300余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国家有形财富损失了约1/4。如果以1935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为100,那么,1945年工业生产下降到38,矿业下降到59。日本投降后,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物资奇缺,生产不足,失业人数剧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受到挫折,现代化的物质成果损失惨重。

经过10年的经济重建和复兴,在实行产业合理化、美国扶植和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1955年,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中,工矿业生产指数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已在1951年超过战前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55年超过战前水平。

尽管如此,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195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 960美元,为日本的9.3倍,即使同为战败国的联邦德国也是日本的2.8倍。在产业结构上,日本也落后于欧美国家,第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重偏高。

面对这种状况,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一方面指出“现在已经不是战后”,“通过恢复取得的增长已经结束”,另一方面确定“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支撑”的目标。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6~1960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或起飞阶段。为了实现没有美国扶植和“特需”下的经济自立,实现充分吸收迅速扩大的适龄就业人口的“充分就业”,日本进行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规模设备投资,其中1956年和1960年的民间设备投资增长率高达40%左右。这一阶段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9%左右,出现了两次长期经济景气,一次是1956~1957年的“神武景气”神武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气”意即自神武天皇以来未曾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