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与唐朝有关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8:24:2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代。国外的华侨往往被人称为“唐人”,华侨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义是“中国城”的意思。

美国“唐人街”是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中国人——华工和华商创立和建设起来的。开始,他们在旧金山、纽约市等地的某些街道,开设中国式的小茶馆、小饭铺、豆腐坊等,逐渐形成了华人生活区(也称中国镇)。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华的街道。那里有华侨学校、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每逢新春佳节,唐人街上耍龙灯、舞狮子、放爆竹……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辞旧迎新的风俗。

  1. 唐人街与唐朝有关。

  2.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

    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 ,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姓氏为“唐姓“,中国衣饰为“唐衣”,中国商船为“唐舶”或“唐船”,而从海舶上转贩到的中国货物则被成为“唐货”。甚至现代习称的“汉语”,也被宋代海外诸国称为“唐语” 。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而外国人在中国逾年不归,则称“住唐” 。沿袭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华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则将祖国称之为“唐山”。历时千载,绵绵不绝。

    1872年,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有:“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1887年,王咏霓在《归国日记》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租屋设肆,洋人呼为唐人街。六会馆之名曰三邑,曰阳和。”王咏霓的这句话与志刚的差不多。在这之前,王可能看过《初使泰西记》,因此,他在这里沿用了志刚的“唐人街”。“唐人街”是粤人华侨自创的名称。

    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就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张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 Chinatown。其实,在这以前,张德彝更为直接,他将 Chinatown 直译为“中国城”,如《航海述奇》(1866年):“抵安南国,即越南交趾国……再西北距四十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