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夜营的喇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34:58
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地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我说:“又吹喇叭了。姑姑可听见?”我姑姑说:“没留心。”我怕听每天晚上的喇叭,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听见。
我说:“啊,又吹起来了。”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什么,声音极低,绝细的一丝,几次
断了又连上。这一次我也不问我姑姑听得见听不见了。我疑心根本没有什么喇叭,只是我自
己听觉上的回忆罢了。于凄凉之外还感到恐惧。
可是这时候,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并不想知道那是谁,是公寓楼上或是楼下的住客,还是街上过路的。

问两个问题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文中的我在听到“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时,为什么感到“喜悦与同情”

谢谢

本文主旨:
在大城市中,人们往往不去在意身边的美好,而是将它们遗忘。一切的简单都被复杂淹没。这是一种悲哀,人们往往只有在失去时,才会珍惜。

因为“我”发现这个冷漠的大城市中,还有人会留意,留住这些事物,令“我”感到喜悦,但能有这样的心态的人恐怕过着并不舒适的生活吧,“我”对那个人产生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