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句话出自《 》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13:08:36

出处一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出处二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中庸.十四章》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关于金庸(查良镛)先生,理论家们可能褒贬不一。但是,对于一个作家,拥有亿万读者的喜爱,足以令人仰慕,也足以令人相轻。
金庸有理由为他的血统感到骄傲。整个明代,查家共有六人中进士,十七人中举人,其中有两人是杭州的亚魁。整个清代,查家中进士十四人,中举人五十九人,加上其他途径进入仕途的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康熙年间,查家有十人中进士,三人在翰林院任职,当时就有“一朝十进士”、“兄弟三翰林”等说法。连康熙也称之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尽管生在一个世代书香门第,辉煌却是前尘往事。少年金庸是在抗战的烽火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时代的苦难,母亲不幸死在抗战逃难中。正在中学求学的金庸,成为冬天没有袜子穿草鞋的沦陷区学生。在今年2月刚刚发现的“国立湖南大学。人事类。关于各处学生请求借读等材料。自1945年起至1948年”的221号档案卷宗第35页,相当清晰的毛笔繁体字令人怦然心动:“庶华校长先生道鉴:学生原籍浙江海宁……”信中,金庸吐露了自己为求学辗转突破日军三道防线的艰难经历,然后“……恳请先生准予在贵校借读以成生负笈后方之志……如蒙允许,生愿受严格之编级试验,或请准予暂在四年级第一学期试读,如成绩不及格可即予开除,但求能赐予一求学机会……自知所请于贵校规定或有未合,惟请先生体念陷区学生环境之特殊、情况之艰苦,准予通融借读或试读……”。落款是“学生查良镛谨启”,印章也是清晰的“查良镛印”。写信的时间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八日”。然而,校方并未因此给予金庸特权,批复上言明:“关于借读需向教部请求分处,本校不能直接收容……”批复的拟搞时间是八月十二日,核签的时间是八月十六日,而胡庶华校长签字是在八月十八日。
大概是因为岳麓书院的深远影响,金庸渴望着能来这座千年学府一谒,在战时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未能如愿。2001年,七旬的金庸应邀请来岳麓书院的“千年论坛”,客座《中国历史大势》。尽管那时他没有提起这段5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