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为什么有固定的阳历日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9 18:43:17
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很奇怪 : 春分 , 夏至 , 秋分 ,冬至 是中国人定的 四个节气 , 对吧 ; 可为什么它们在公历上都有对应的 固定日期 ?为什么其它节气没有固定的阳历日期?有的有固定的,有的没有固定的,那么每个节气的时间不是长短不一了吗?
人人都知道, 公历 和 农历 在时间上有相差 , 而且这个 差值 是不相等的 ,农历的某一天不对应公历的任何一天, 那么,难道中国人那么早就知道有公历,并因此做了调整? 为何这四个节气都有相对应的公历日期且每年如此?

中国古代的历法并不是纯阴历,即并非完全是按照月相的变化制定的,而是一种阴阳结合的历法,根据太阳的运动特别是由此引起的寒暑变化和生物尤其是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来确定节气的时间,如惊蛰,与打雷和冬眠的动物复苏有关,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以昼夜的长短和日影的长短为依据,二分昼夜一样长,夏至白天最长,冬至夜晚最长,太阳光垂直于北回归线的这一天,便是夏至,垂直于南回归线的那天便是东至,垂直于赤道便是春分和秋分。所以,节气与太阳的运动,也就是与阳历有关,因而便和现在的阳历的时间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了。
不过,这种对应上半年在6日和21日,下半年在8日和23日,前后不会超过2天。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其实古代的划分也是基于此,只是中国古代没有“度”和360度为圆周的概念而已。
节气反映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它们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所到达的不同位置。规定太阳黄经等于零时称为春分,以后黄经每隔15°设一节气,共有24个节气。从春分开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蜇。正因为如此,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比较固定。

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的轨迹为椭圆,公转一周为1年

椭圆的长短轴的四个端点位置,地球公转运行到这四个位置,时间即为春分 , 夏至 , 秋分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