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是那里人自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8 02:46:23

上海的

“阿拉”的由来。
说到阿拉大部分人士想到上海,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出自浙江!
一般人认为它来自宁波!但是,奇怪的很在海宁的西部乡镇和桐乡大麻镇却也已阿拉来代表我们!
于是,不懂了!
先说说上海吧!
上海话的历史只有七百多年,比苏州话和松江话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点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机遇所决定的。原来上海处于长江三角洲的滩头,所谓“上海滩”是对它的最合适当称呼,它是远离府治的乡村僻地,处于经济发达地域的边缘。历史上苏州府和嘉兴府是两个大府,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松江府却比较落后,而上海地区又是在近海滩,所以就整个松江地域的方言来说在太湖片里发展是很缓慢地,上海方言更为古老。它保留着许多松江方言留给它的很古老的语音和词语。然而,上海又面临东海,碰上了特殊的机遇,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以后,成为一个自由发展的租界,有相当长时间的市民自治,使上海迅速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金融中心,庞大移民和高速经济的冲刷,使上海话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语言。近一百五十年来,上海话和上海这个城市一样突飞猛进,上海话中的一些要素在短短的两三代人里就可以看到较重大的变化轨迹,这在国内的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点。
一百多年前的上海,呒没“阿拉”一词。
宁波人在100年前讲“鹤拉”(音:指我们),鹤奴(我)
再讲讲海宁,至于桐乡大麻镇以前归德清管,现在真是难考证啊!
清朝末年,上海开埠不久,人口急剧增长,占80%左右的移民进入上海,使原近似松江的上海话被冲淡。当年有三位海宁人:陈其元、张步青、王欣甫先后出任上海知县。陈知县还疏浚了自曹家渡至大王庙新闸,长约六里的吴淞江航道。在洪杨前后,有不少海宁人为开发上海作出过贡献。其中,徐鸿逵、徐凌云父子实力很强,康脑脱路“徐园”是当时上海为数极少的名园之一。还有徐申如(诗人徐志摩之父)也是有名的实业家;上海著名的教父杜月笙,也是海宁籍人士……上海三大马路:法大马路(今南京路)、霞飞路(今淮海路)都是外国租界,只有海宁路显示了中国的民族气质。足见当年海宁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占有地位!“阿拉”成为新海人的主要语言,是事出有因的。
后来,宁波人进入上海学业、从商,学会了讲新上海话(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