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一个劲地叠着,这对于表达作者的情意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51:57
20个字以内
准确无误
冰心的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
和悲哀归去。

如果从文学理论的角度上讲,诗人这样的表达,是文学手法中的一种隐性的比兴手法,起意义在于,通过文字来表达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从而烘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及其强烈的欲望——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欲望是对于母亲的思念。
也就是说,诗人先点出自己也知道这样做是无意义的,然后话锋一转,告诉大家虽然明知道是无意义的还是要做,由此那种对于母亲思念到无法控制的氛围与心情就被很好的表达出来了。
这种手法不仅是诗歌,在其他文学题材的塑造人物中也经常被使用到。

当然,如果你是为了要应付考试,做那种被方格限制了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填空题,你可以这样写:
诗人是为了通过叠纸船来寄托自己对母亲的思念。

诗人的表演意在宣泄,不在表达,因此不求结果

真看不懂你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把“写”打成“叠”了,还有为什么限制字数?下面是补充:诗人的心理指的,就是说他们写诗是给自己看的,宣泄情绪,不是给别人看的,所以有些诗人知道自己的诗不能被众人理解,不和群,没有市场,但并不介意,他们只求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着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她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这首诗却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中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恋念的中介物——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诗歌第一、二节便写叠纸船、抛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的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与深情由来已久;“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表明所叠纸船的数量之多,也表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深;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