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使用的字体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8 09:27:24

秦代定小篆为正式字体,但小篆书写麻烦,所以秦汉时代官吏主要写隶书,到唐代楷书是正式字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行书比较多。
实际上行书起源很早,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可以参见:
http://dibo.gdut.edu.cn/cszp/jidianxueyuan/2001jz7/meishu/shufa/jianshi.htm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商代中后期甲骨文和金文。《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甲骨文

金文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天下,统一全国文字。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篆书

泰山刻石 (篆书)

魏晋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兼备且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隶书演过程就孕育着楷书,而行楷书、草书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楷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魏晋造就了两个承前启后,巍然绰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的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

王羲之兰亭序(行书)

钟繇荐季直表 (小楷)

王献之鸭头丸帖(行草书)

王洵伯远帖(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