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絮凝颗粒酵母,为什么它的絮凝性有利于燃料酒精的发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24:39

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新技术
生物酒精是生物质资源与现代石油化学工业连接的关键节点,开发其生产的创新技术,特别是工程化技术,对国家实现石油资源替代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拓宽农产品加工转化渠道,稳定农业种植结构,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我国现有酒精发酵行业普遍存在原料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物治理成本高的突出问题,急需发展创新技术,提升这一传统产业的制造水平。
一、攻关任务及完成情况
本课题针对酒精发酵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依托现代生物技术,选育酒精发酵性能优良且具有自絮凝能力酵母菌株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全新的酒精发酵工艺技术--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新技术,以期替代引进技术,为国家"十五"期间规划发展及试点建设的燃料酒精装置,提供技术支撑。本课题的任务是建立1套万吨级规模工业性试验装置,解决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的工程放大问题。
(1)在原料前处理综合利用基础上,实现清液发酵,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的发酵罐单级容积规模放大到100m3,多级串联操作,建立万吨级规模工业性试验装置。
(2)在前序液化和糖化工段糖浓度25%(w/v)得以保证的条件下,发酵终点酒精浓度达到12.0%(v/v),超过吉林燃料酒精装置引进奥地利VOGELBUSCH公司技术11.5%(v/v)的指标。
(3)连续发酵的平均发酵时间达到25~30h,与吉林燃料酒精装置引进奥地利VOGELBUSCH公司技术的50~60h相比,缩短1倍,发酵罐的设备生产强度指标相应提高1倍。
(4)降低废糟液中污染物总量,达到源头减废,COD指标从现有酒精发酵工艺的(40000~60000)×10-6降低到(20000~30000)×10-6,污染物总量减少50%。
(5)在万吨级规模工业性试验装置运行的基础上,预测燃料酒精生产成本降低5%。
2004年9月,课题组在安徽丰原生化公司建立了万吨级规模的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扩大中试装置,2004年12月实现稳定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超过国内外现有酒精发酵技术的水平。2005年1月23日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
二、技术特点
与国内外酒精发酵技术相比,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