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双128显卡的128Mb和128位到底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07:31
买显卡总是提到128M和128位双128,请问这两个128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128M是显存的意思,跟内存差不多的意思,只是它是显存
128位也就是显存位宽: 128bit
那么,什么是显存带宽,这里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显示卡的显存带宽表示图形处理器与显存间数据传输的速率,其单位是:字节/秒。显存带宽跟显示卡的显存速度和显存架构有关。

举例来说,小影霸G3400显卡,采用4颗6ns的2M X 32位的显存。6ns是指显存的一个读/写周期,也就相当于显存的工作频率是166MHz。由于是4颗32位显存,表示在一个读写周期内可以读/写128位数据。因此,这张显卡的带宽就等于166MHz(工作频率)X 128bit(显存位数)=21248MBit/秒,换算成字节(1字节=8位)是2.7G字节/秒。

而现在市场上有些商家为节约成本推出了64位的“窄带”显卡,同样是使用6ns的显存,但由于显存位数是64位,显卡的显存带宽只有166MHz X 64位=10624M位/秒,换成字节(1字节=8位)只有1.3G字节/秒。可见同样是用6ns的显存,显存带宽有惊人的差异!

我们看看显存带宽到底有什么重要性?

大家知道,显示卡在进行像素渲染时,都需要从显存的不同缓冲区中读写数据。这些缓冲区中有的放置描述像素ARGB(阿尔法通道,红,绿,蓝)元素的颜色数据,有的放置像素Z值(用来描述像素的深度或者说可见性的数据)。

基本的渲染过程是:计算一个像素的的颜色值,从颜色和Z缓冲区中对应该像素的存储位置读取颜色值和Z值,然后计算出这个像素新的颜色值和Z值,计算中可能还需要与像素原来的颜色进行混合或者合成处理(这个计算还和Z值以及Alpha值有关)。

一旦新的像素颜色和Z值计算完成后,新的数据就需要写回到内存中。对于32位颜色以及32位Z/模板缓冲区的情况下,每个像素进行这些处理都会在内存总线上传输相当大数量的数据。如果进行基本的渲染操作,每个像素被渲染一次的话,就需要传送16个字节,计算公式如下:读取32-bit color+读取32-bit Z=8bytes,写入32-bit color+写入 32-bit Z=8bytes,或者总共16bytes。

材质贴图和深度复杂性会使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