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的几个简单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18:35
有人学会计吗?请教几个题

一:
下列项目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1,采购原材料10吨 单价1000元
2,支付职工工资65000元
3,发生业务招待费800元
4,交纳营业税金3000元和增殖税6000元
答案是3,4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2 不选上
二:"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就属于收益性支出

为什么 "支付职工弓子5000元" 就不属于呢???
三:“物价上涨时存货发出采用后进先出法”,为什么能够体现谨慎性原则?什么叫做后进先出法呢?
谢谢

从财务处理的角度出发,成本按照转为费用的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
1、发生时先记录为资产,再转为费用
一种是可以按照因果关系原则计入存货,比如生产耗用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现记录为产品成本,产品未出售时作为资产列入报表,产品出售时一次转为费用,从收入中扣减。
另一种是可以合理地系统地在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的成本,如固定资产的购置支出,先记为固定资产在报表中列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分期提取折旧,陆续转为费用。
2、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
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按照因果关系原则明确确定为本期的费用,比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另外就是不能按照因果关系原则或者不能合理地系统地分配的成本,比如广告费用,确实,它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但是难以确认哪几个会计期间具体收益了多少效益,所以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

第一个问题
职工工资,未明确指出是车间工人的,还是管理人员的,或是销售人员的,所以不好直接判断。

第二个问题
销售人员的工资直接计入销售费用,应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第三个问题
存货的实物流转,和财务上存货的价值的流转基本上是两个分开的概念,同一种存货的实物流转,与其价值无关,库管人员并不会区分一批存货的贵贱,只要是同一种货物,就按照其库管的规矩收发货。
后进先出法指的是存货的价值的流转,指的是发出存货的时候,优先采用后购进的存货的价值进行核算。
比如3月购进一批存货A,单价300,数量500,
4月又购进一批A,单价350,数量1000,
5月份使用了A,数量为1200,这时如何确认使用的这批存货的价值?
此时,先确认后来购买的一批存货的价值,单价350,数量为1000,再确认以前购入的存货的价值,单价300,数量200,
所以5月使用的这批存货应该以350*1000+300*200=410000计入成本或费用,这时与库房实际上发出的哪批存货无关。
在物价上涨的时候,先后购进的存货价值呈现上升趋势,后购进的存货贵,所以先确认为成本或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一、在建工程人员工资作为资本性支出,其他人员工资才作为收益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