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做病毒的基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1:21:37
制做病毒需要那些基础

十几岁的“低手”做出“高”病毒

由于“库尔尼科娃”病毒的始作俑者已经投案自首,所以,关于它的制作方法大白于天下。众所周知,原来的病毒制作者都是在网络和计算机方面的专家,通过捕捉计算机系统的漏洞,编写程序“对症下药”,达到让计算机瘫痪、数据丢失的目的,用意在于表现自己高超的技术。但是这次不同了,制作“库尔尼科娃”病毒的人只有十几岁,并且并非是编写病毒程序的高手,甚至对于程序的编写知之甚少,但是,仍然能够制作危害如此之大的病毒。原因何在呢?答案是网络。

这位年轻的病毒制作者只是在网络上下载了一种业已编写完成的病毒程序,按照指导修改了一小部分,于是这种“库尔尼科娃”病毒就诞生了。而这样的病毒生成程序,用一位研究病毒的专家的话说:“在网络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而每一位不管是为了取乐还是为了发泄的互联网用户,只要他想要创造一种病毒,那么不管他是否了解编程,都能轻松地达到目的,这样的事情只要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病毒产自“流水线”

在互联网上,不少别有用心的人把自己编写的初级病毒程序放到互联网上。当想要制造混乱的人需要它们的时候,只要登录这样的网站,下载一个这样的程序,不管会不会复杂的计算机语言,只要按照提示,“下一步”再“下一步”就好了。一个带有个人色彩的,极具破坏力的,具备高速传播能力的电脑病毒于是诞生。这些病毒多数属于“蠕虫病毒”或“特洛伊木马病毒”系列,以腐蚀硬盘文件为主,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从而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这样的“病毒生成程序”在网上是那么容易被找到,使得现在新病毒出现的频率超乎以往任何时候。有些情况下,一些并不是故意制造混乱的人,出于好奇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出手一试,也无异于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盒子”。

更加可怕的是,哪怕是同样的一条程序,制造出来的病毒也是千奇百怪。由于每个制造者会选择不同的选项,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成分,使得每一个即使是通过如此“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病毒也是各具特色。尤其是那些对编程一知半解的人,往往会修改部分程序,使得病毒的构成更加变幻莫测,而修改一部分程序的难度比制造一个病毒要容易得多。而结果就是每一个病毒有极大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每次只能在病毒发作以后,才